医学模拟教育/培训市场研究报告 时间: 2017-07-06 10:25:47
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模拟培训概况
(一)国内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达到62台(截止2017-3-4)2008年及以前: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总院5台,海南分院1台)、 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6年第2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西南医院(2016年第2台);
2010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
2011年: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2012年:济南军区总医院、西京医院;
2014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院附属仁济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林省肿瘤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昆明市第一医院甘美国际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2016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重庆大坪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2017年:武汉军区总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二)国内首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际培训中心在上海启用
(二)国内首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际培训中心在上海启用
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外科医生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需要持证上岗。这个证,是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一个培训合格证。大陆没有培训基地,最近的培训基地在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微创外科培训中心。一般在国内医院确定购买后,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会负责联系培训中心,然后医院选派医生护士团队去接受培训。
2017年2月26日,国内首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际培训中心在上海长海医院落成启用。据悉,该培训中心启用后将为国内医生提供国际化的培训服务,改变以往只能去境外培训的不便,不仅减轻经济上的负担,也消除了语言上的壁垒。预计长海医院培训中心年培训人数将达500名以上。
(三)启动共建微创手术机器人3d模拟培训项目
随着智能化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的普及应用,外科医生急需机器人专项技能的专业培训。有资料显示,国际机构cava在评估美国36家医院、205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专家的20万份手术案例时,结果表明操作机器人手术的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均与医生掌握机器人手术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
目前我国在微创手术机器人技能培训方面的状况是:还没有规范化、国际标准的机器人手术模拟培训中心或设施;没有机器人手术模拟培训教程和手术观摩课件,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师资等。
2016年3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和全球医生组织签订协议,联合共建”国际规范化微创手术机器人3d模拟培训项目”,旨在填补国内在微创手术机器人模拟培训领域的空白。
机器人微创手术模拟培训项目将以现有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医院为核心,逐步拓展到所有外科临床住院医师;模拟培训课程的设计规划,完全是按照国际同行的最高标准和科学设计理念。合作双方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整合国内外专家和研究型医院协作资源,在培训教程成熟后,上报给政府监管和医疗技术考评机构并建立中国的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资质考评体系。
(四)美国RoSSTM机器人手术模拟培训系统
美国Simulated Surgical System,LLC公司的RoSS™机器人模拟手术培训系统是一款专门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而设计的模拟手术训练设备,它为达芬奇机器人的医师及尚未接触机器人手术的外科医生、助手、医务工作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医学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以三维的虚拟实境、标准的手术程序为主要特征的机器人手术培训。目前国内代理销售商有:北京慧智达恩科技有限公司。
(五)Simbionix 医疗模拟器
(五)Simbionix 医疗模拟器
Simbionix,全球领先的医学模拟、培训和教学产品提供商,2014年被美国3D Systems以1.2亿美元收购;Simbionix公司已经推出10多款世界范围内最尖端的手术模拟训练设备;国内总代理商有北京贝德思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为国内近200家医疗机构提供了虚拟医学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专业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宣武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等。
Simbionix医疗模拟器种类包括:血管介入手术模拟器、关节镜手术模拟器、支气管镜模拟器、胃肠镜手术模拟器、宫腔镜手术模拟器、腹腔镜手术模拟器、骨盆模拟器、经皮穿刺模拟器、机器人外科手术训练模拟器、微创脊柱手术模拟器、超声波培训模拟器、泌尿内镜模拟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模拟器......
二、医学模拟教育/培训的政策环境
(一)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2、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一次;
3、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4、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5、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
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2、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一次;
3、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4、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5、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
(二)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制度(2012年8月底开始)
内镜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已成为临床诊疗不可缺少的手段,而规范训练是每个初学内镜技术的临床医师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
为使我国众多医生能够规范应用这一特殊的诊治技术,不仅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培训教材、教师、培训条件,还需要终身定期考核,不断挖掘医生的潜能。
1、2012年 8 月起,取消了“医师执业证”终生制,国内首次启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首批对内镜微创、病理学、整形美容三个专业的医师开展定期考核。
2、首次考核工作于2012年 8 月底开始,考核对象包括妇科内镜、消化内镜、诊疗医师和外科内镜的诊疗医师。他们除需取得相关专业《医师执业证书》、有 5 年以上相关专业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外,还需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继续执业资格。首次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将参加培训,补考不合格者将注销执业资格。
3、2013 年 4 月 9 日,成立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 ,设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目的是要发挥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和 受委托的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的作用 ,做好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
2、首次考核工作于2012年 8 月底开始,考核对象包括妇科内镜、消化内镜、诊疗医师和外科内镜的诊疗医师。他们除需取得相关专业《医师执业证书》、有 5 年以上相关专业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外,还需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继续执业资格。首次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将参加培训,补考不合格者将注销执业资格。
3、2013 年 4 月 9 日,成立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 ,设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目的是要发挥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和 受委托的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的作用 ,做好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
(三)建立了一批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1、1990 年 12 月 15 日, 在北京中共中央组织部招待所召开 “全国第一届 内镜医师大会”。与会专家们建议由同行业的著名专 家组织,在全国各地建立“全国内镜医生培训基地” , 规范训练内镜医生,并得到了卫生部原科教司有关领导的支持。
2、2005 年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创建民间行业组 织“ 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 ,并聘请了卫生部等领导担任专家,指导此组织。
3、 2007 年 3 月 30号 ,验收了全国首家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消化科 )培训基地。
4、2010年7月24日,首次对我国副高级职称以上,从事内镜医疗工作多年,已获医师执业证、医师资格证,经各专科内镜专家委员会多轮评审推荐的各专科内镜医师,颁发了《内镜医师(教师)证》。
5、 2012 年培训基地名称改变 为“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6、截至2014年4月底,经过严格多轮评审,在全国各地有关医院,建立了421所“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
1、1990 年 12 月 15 日, 在北京中共中央组织部招待所召开 “全国第一届 内镜医师大会”。与会专家们建议由同行业的著名专 家组织,在全国各地建立“全国内镜医生培训基地” , 规范训练内镜医生,并得到了卫生部原科教司有关领导的支持。
2、2005 年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创建民间行业组 织“ 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 ,并聘请了卫生部等领导担任专家,指导此组织。
3、 2007 年 3 月 30号 ,验收了全国首家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消化科 )培训基地。
4、2010年7月24日,首次对我国副高级职称以上,从事内镜医疗工作多年,已获医师执业证、医师资格证,经各专科内镜专家委员会多轮评审推荐的各专科内镜医师,颁发了《内镜医师(教师)证》。
5、 2012 年培训基地名称改变 为“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6、截至2014年4月底,经过严格多轮评审,在全国各地有关医院,建立了421所“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
(四)成立了卫生部全国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
1、2012年9月8日,卫生部全国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成立,落户于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2、该培训学校由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家卫生部医管司、卫生部国际合作司、湖南省卫生厅、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等机构耗资4.85亿元筹建,是我国省部共建的、全球规模最大、最设备先进、符合多专科标准的、国际合作的现代化内镜与微创医师培训与考核机构。
3、学校面向全国已建立的400多家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开放,通过报名申请,“基地”的医生们可以接受最先进的、规范化的、高质量的内镜微创技术培训。
4、有资料显示,在培训学校里,各式腹腔镜、胃镜、肠镜等常规内镜设备一应俱全。60套模拟训练系统用以满足日常的内镜培训教学需求。3套计算机仿真模拟训练考试系统使医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内镜微创技术。12套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则能让医生进行实战操作。另外,该校还建造了2个整体腔镜手术室和8个动物实验手术室,以便于医生们进行临床内镜与微创科研项目。
1、2012年9月8日,卫生部全国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成立,落户于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2、该培训学校由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家卫生部医管司、卫生部国际合作司、湖南省卫生厅、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等机构耗资4.85亿元筹建,是我国省部共建的、全球规模最大、最设备先进、符合多专科标准的、国际合作的现代化内镜与微创医师培训与考核机构。
3、学校面向全国已建立的400多家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开放,通过报名申请,“基地”的医生们可以接受最先进的、规范化的、高质量的内镜微创技术培训。
4、有资料显示,在培训学校里,各式腹腔镜、胃镜、肠镜等常规内镜设备一应俱全。60套模拟训练系统用以满足日常的内镜培训教学需求。3套计算机仿真模拟训练考试系统使医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内镜微创技术。12套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则能让医生进行实战操作。另外,该校还建造了2个整体腔镜手术室和8个动物实验手术室,以便于医生们进行临床内镜与微创科研项目。
(五)医学模拟教育——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医学模式逐步转型(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化),在病人身上学习和演练临床技能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困难与弊端;探求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医学模拟教育应运而生。一方面,它提供的真实临床环境,有助于提升医学生规范操作能力及熟练度,培养危机情况的决策和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另一方面,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医学生还可以集中学习包括疑难病例在内的各种病例,对不同疾病有更全面的认识。
(六)提出医学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5+3+X+继续教育
2014年6月30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七)2015年始,国内已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1、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培训对象: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3、培训模式:“5+3”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并结合当地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作为补充。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除临床基地外还应当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5、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6、考核认证: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合格者颁发统一制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2、培训对象: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3、培训模式:“5+3”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并结合当地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作为补充。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除临床基地外还应当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5、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6、考核认证: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合格者颁发统一制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八)2015年12月起,全国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1、2015年12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2、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以参加本专科的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为主,同时接受相关科室的轮转培训和有关临床科研与教学训练;
3、主要培训模式是:“5+3+X”,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进行了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4、培训对象: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拟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工作的医师或需要进一步整体提升专业水平的医师;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需要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研究生;
5、培训基地:设在经过认定的条件良好的三级医疗机构,下设若干专科基地;
6、培训考核:完成培训并通过全国统一的结业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者,可获得全国统一制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7、2017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遴选了202家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涵盖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和心血管病学3个专科。
1、2015年12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2、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以参加本专科的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为主,同时接受相关科室的轮转培训和有关临床科研与教学训练;
3、主要培训模式是:“5+3+X”,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进行了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4、培训对象: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拟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工作的医师或需要进一步整体提升专业水平的医师;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需要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研究生;
5、培训基地:设在经过认定的条件良好的三级医疗机构,下设若干专科基地;
6、培训考核:完成培训并通过全国统一的结业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者,可获得全国统一制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7、2017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遴选了202家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涵盖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和心血管病学3个专科。
(九)成立了医学模拟教育委员会,规范发展医学模拟教育
1、2016年7月16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首个专注于医学模拟教学研究与发展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牵头,涵盖了我国128所学校及医院的185名医学模拟教育的专家和学者。
2、委员会将对我国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考核评估、运营管理、审核认证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搭建医学模拟教育交流平台,制定医学模拟教学标准,规范医学模拟教学要求,拓展医学模拟教育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我国医学模拟教育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医学模拟教育在国际的影响力。
3、2017年3月4日,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成立,预示着广东省医学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这是国内首个省级专注于医学模拟教学研究与发展的专业委员会,涵盖了省内21个地级市86家教学医院及144名医学模拟教育的专家和学者。
2、委员会将对我国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考核评估、运营管理、审核认证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搭建医学模拟教育交流平台,制定医学模拟教学标准,规范医学模拟教学要求,拓展医学模拟教育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我国医学模拟教育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医学模拟教育在国际的影响力。
3、2017年3月4日,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成立,预示着广东省医学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这是国内首个省级专注于医学模拟教学研究与发展的专业委员会,涵盖了省内21个地级市86家教学医院及144名医学模拟教育的专家和学者。
三、医疗机械手模拟教育/培训的主要潜在市场
(一)421所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一)421所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根据2014年5月出版的《中国内镜杂志》第20卷第5期刊载的“我国内镜与微创医学30年历史回顾( 四 ) ”显示,2007 年初开始 ,全 国有 1 800 多所各省会医院和地市医院、县级医院,投送了申请书。经书面形式 审查,有 750 家符合基本要求,并经过组织同行专家 答辩 ,有 370 家医院的 500 个专科基地(有的医院申 请 2 至 3 个基地 )通过 了答辩 ,纳入 了去医院现场评价验收的计划。截至2014年4月底,共有421所“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通过验收。(备注:421所基地名单资料暂无)
(二)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二)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1、2014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450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均设置在当地符合条件的三级甲等医院。
2、2014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包括全科、中医等专业在内的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
3、2015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布了经遴选确定的24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三)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三级医院达2267家
(四)目前全国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数约为250所
2、2014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包括全科、中医等专业在内的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
3、2015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布了经遴选确定的24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三)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三级医院达2267家
(四)目前全国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数约为250所
本文作者:李青妹(北京亿朋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财务顾问板块 副总经理)